降雨没有预报的那么大?回应来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
很多北京市民早上起来,降雨发现雨没有昨天预报里的预报那么大。8月4日13时至5日7时全市平均降水量25.6毫米,降雨伊春市某某信息技术厂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密云上甸子182.8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平谷挂甲峪,预报8月5日4时-5时降水66.5毫米,降雨目前强降雨云团已移出北京。预报全市平均25.6毫米的降雨降水量确实与预报有一定差距,但密云个别点位的预报降水量仍然达到了大暴雨级别。
为什么暴雨雨量预报会有这么大的降雨偏差?据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在微博中介绍,此次降雨的预报成因主要是暖区对流,这样性质的降雨伊春市某某信息技术厂降雨,往往时空分布不均,预报难以把握。降雨但对于重大天气,预报宁可小题大做,降雨也不能心存侥幸;宁可防空,也不能破防。

降雨的形成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水汽和动力抬升。水汽条件的预报有迹可循,气象工作者可以通过卫星云图等资料模拟计算出水汽的含量和运行轨迹。但动力抬升的预报就十分困难了,尤其是在汛期,在能量还有水汽等各种条件都到位的条件下,一个小小的动力抬升就可以形成一场暴雨。
比如说暖区降雨是由近地面潮湿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降雨,但是空气受热是不均匀的,降雨的时间和地点就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雨落下来之后,地面温度下降,空气上升能力又会受到影响,所以这种雨一般都是来去匆匆,随机性和偶然性都特别大。
而相比暖区降雨的不确定性,锋面降雨的预测相对更容易。它是由冷暖空气相遇,暖湿空气整体被抬升形成的。这种大尺度稳定性的降雨时间长范围广,预报起来更像做一道计算题,大概率是不会算错的。而汛期降水很多时候都是暖区降雨和锋面降雨相继出现,所以预报难度非常大。
尽管暴雨预测没办法十分准确,但对于灾害的防御开不得玩笑。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正不断增加,每一次气象预警的发布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希望大家能给天气预报更大的宽容和信任,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保护好自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点击进入专题: 全国多地遭暴雨侵袭- ·100℃无法破坏毒性!这种“苦瓜”有毒,别吃!
- ·公募管理费连续两年缩水,中庚、泓德基金入账少四成
- ·杨蕾:打造光学领域专业科技期刊
- ·烂苹果进了果汁厂?市监局再回应:抽检合格
- ·特朗普称美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
- ·元气满满!武昌工学院2024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直击!
- ·实控人操纵股市,终审来了!
- ·高温超导体家族“上新”!为什么要不断寻找高温超导体?
- ·特朗普再次呼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应引咎辞职
- ·英国首相斯塔默62岁生日怎么过?唐宁街10号:我们给忘了
- ·轻松一刻:这是什么衣服啊?男的穿还是女的穿?
- ·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柔软“贴身”不怕水
- ·特级教师的七段话,助你拨开单元学习任务设计的迷雾
- ·河北男孩骑行被碾压案司机妻子发声
- ·成都多校出现“冰块降温”,“抢冰”潮下冰厂价格翻倍
- ·极地印记